本月底,兩根巨大的輸水鋼管,有望徹底代替高集海堤上的多條原水輸送管渠,從海底穿行入島,承擔起每天輸送數(shù)十萬噸原水進島的重任。記者昨日從廈門水務集團了解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高集海堤原水管道遷改工程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原水干管的頂管作業(yè),即將進行驗收,最快月底就可以實現(xiàn)全面通水。這也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過海雙管頂管項目。
每天可輸送原水96萬噸
一直以來,高集海堤都是廈門原水進島的通道,2條鋼筋混凝土的渡槽、1條管徑2米的鋼管和1條管徑1.2米的鋼管等多條原水輸送管渠都設在高集海堤上。
為保證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工程的實施,同時也為了提升原水輸送能力,我市展開了高集海堤原水管道遷改工程。這項市重點工程要建立一個新的集美至本島跨海原水輸送系統(tǒng),其中最重要的項目就是在廈門大橋與高集海堤之間的海底深處,鋪設兩根管徑達2.2米的原水管道,將北溪引水左干渠和特區(qū)供水干管的原水送入島內(nèi),每天可輸送原水96萬噸。兩條干管的起點為北溪引水集美泵站和集美水源泵站,終點接廈門島現(xiàn)有原水引水渠道和DN2000管道,管道總長5030米,其中過海段長1880米。
項目負責人成果介紹,西側連接北溪引水左干渠的那根輸水干管已于6月8日實現(xiàn)通水,幾天來每天向島內(nèi)輸水30多萬噸,運行正常。東側連通特區(qū)供水管的輸水干管正在進行連接管道、防腐等收尾工作,幾天后就可以接受水壓檢測和管道驗收了。
使用了最好的防腐材料
昨日下午,記者走進施工現(xiàn)場,見識了這兩條今后廈門島的“生命線”。
兩個直徑達15米的巨型混凝土深井盤踞施工現(xiàn)場,項目負責人介紹,這兩口井就是頂管施工的作業(yè)井。巨大的鋼管就從作業(yè)井底部穿過。
鋼管的厚度達2厘米,不僅外表面涂了一層防腐材料,內(nèi)壁還敷設了一層厚達1厘米的水泥層。成果說,他們?yōu)檫@兩根輸水干管涂上了最好的防腐材料。兩根鋼管深入水面下12米,在海底之下7米左右,不用擔心被海浪、海流所影響。
“頂管”像蚯蚓拱土, 一路啃硬骨頭
由于高集海域施工面狹窄,無法直接進行挖掘施工,因此兩根原水管的鋪設只得像蚯蚓拱土一樣,從海底深處,在液壓千斤頂?shù)耐屏ο孪蚯巴M,這種作業(yè)方式被稱之為“頂管”。施工人員就在作業(yè)井中把一根根鋼管焊接起來,讓原水管道不斷向前頂進。
工程2009年開工,原計劃1年完工,但實際工期卻長達3年。高集海堤開口改造工程也因此遲遲不能展開。原來,高集海堤原水管道遷改工程不僅頂管規(guī)模前所未有,它的施工難度和變數(shù)更是空前的。過海管在海底每前進兩三米,地質(zhì)狀況就發(fā)生巨變,管道頂進過程中障礙物和阻力極多,孤石、拋石、風化花崗巖……它們就像西天取經(jīng)路上的妖魔,阻擋原水管的前行。
最難啃的硬骨頭是一座寬20米、長80米的基巖海底的巖石山,正處在管道的正前方,阻住了原水干管的去路。管道不得不采取曲線前進的辦法,繞過這海底之山。
【相關】
高殿水廠將擴建
供水提至每天75萬立方米
為了保證自來水供應,我市計劃擴建高殿水廠,擴建后高殿水廠總供水規(guī)模將由每天60萬立方米提升至每天75萬立方米。
擴建工程要鋪設一條由浦仔泵站進入水廠的原水管,長200多米,還要建造一座原水提升泵房;要新建一座規(guī)模為每天15萬立方米的凈水廠,還要配套每天90萬立方米規(guī)模的污泥處理設施。
【同步】
高集海堤下月“開口”
從海底穿行入島的兩條輸水管道“暢通”后,高集海堤的開口,將打響“第一炮”這一時刻,被鎖定在7月初。這條海堤將在高崎側打開一道800米寬的“口子”,建成全長1000米的雙幅連續(xù)箱梁橋,在靠集美的一側還將打開另外一道約60米的“口子”,增強水流交換能力。
改造過程中,高集海堤將“完美變身”。這將是我市的又一條城市主干道,寬度將從20米拓寬到24米,雙向四車道,設計行車速度40公里/小時。目前已被拆除的海堤火車道,將成為未來廈門雙線輕軌的預留空間。
集杏海堤圍堰即將拆除
進入6月,廈門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汛期。記者昨日從市清淤辦獲悉,經(jīng)過兩年多的緊張建設,集杏海堤在幾天前正式具備使用條件。這意味著,即使有大風大浪來襲,杏林灣今年也可以“高枕無憂”目前,杏林灣的防洪標準已從此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現(xiàn)在的集杏海堤也已經(jīng)變身除6條主干道外,在靠杏林灣一側,還有一條非機動車道和一條人行觀光通道。市清淤辦說,接下來的工作,是拆除為改造工程而修建的集杏海堤內(nèi)外圍堰,他們將于近期啟動集杏海堤的綠化景觀工程。
編輯:羅宇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wǎng)/中國固廢網(wǎng)/中國大氣網(wǎng)“的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lián)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住建部、國家發(fā)改委、水利...
近年來,隨著中央層面的逐漸重視,...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