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地處干旱、半干旱的內陸地區(qū),水資源短缺一直是制約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瓶頸。9月27日,碧水源與內蒙古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京簽訂戰(zhàn)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或將參照碧水源“云水模式”,通過成立合資公司,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戰(zhàn)略合作,在內蒙古以及周邊省區(qū)廣泛推廣碧水源膜技術產品的應用,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據了解,內蒙古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直屬的國有獨資公司,亦是自治區(qū)重大水利工程投融資平臺。
在簽約前的座談中,碧水源總裁方灝重點介紹了碧水源與云南城投合資成立云南水務產業(yè)投資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實現上市的云水模式,以及對該PPP模式合作的思考,同時亦推介了碧水源全產業(yè)鏈的膜技術,以及目前所處的世界領先水平。
內蒙古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阿爾斯楞表示,此前亦與其他水務公司進行過多方接觸,經內部認真討論,認為選擇與碧水源合作更為合適,國有企業(yè)與民營企業(yè)具有差異化的背景,互補性很強,更有利于公司的發(fā)展壯大。同時,云水模式對于此次合作具有極大的借鑒價值。
內蒙古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少宏認為,碧水源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擁有國際領先的膜技術,同時具有民營企業(yè)機制靈活的特點,希望雙方合作在內蒙古推廣膜技術,逐步延伸產業(yè)鏈,同時,由于內蒙古橫跨東北、華北、西北,水務市場廣闊,希望雙方盡快制定合作路線圖,在條件成熟時可建立膜生產制造基地。
目前,碧水源在內蒙古已投建了呼和浩特班定營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喀喇沁旗錦山污水處理廠(新建)、中水回用及管網等PPP項目,其中,呼和浩特班定營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PPP項目,采用碧水源MBR膜法污水處理工藝技術后,將成為呼和浩特市出水標準最高的污水處理廠,是解決西北部城市缺水問題的典型工程。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yè)戰(zhàn)略論壇上...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