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藝處理造紙廢水
論文類型 | 技術與工程 | 發(fā)表日期 | 2001-07-01 |
來源 | 排水委員會第四屆第一次年會 | ||
作者 | 劉祖文,趙江 | ||
摘要 | 劉祖文 趙江 (南方冶金學院建工系) 1 概述 我市某造紙廠屬臺商獨資企業(yè),該廠以本地豐富的簧竹、旺竹為原料生產金銀紙,1991年建成投產,1998年產量達8000噸。該廠的主要產品是土紙,與一般的造紙工藝有所不同,無蒸煮漂白工藝,同時,每池堿液重復使用三次,堿液浸泡采用噴淋方式,減少了堿 ... |
劉祖文 趙江
(南方冶金學院建工系)
1 概述
我市某造紙廠屬臺商獨資企業(yè),該廠以本地豐富的簧竹、旺竹為原料生產金銀紙,1991年建成投產,1998年產量達8000噸。該廠的主要產品是土紙,與一般的造紙工藝有所不同,無蒸煮漂白工藝,同時,每池堿液重復使用三次,堿液浸泡采用噴淋方式,減少了堿液使用量。因此,廢水排放量較少,每噸紙的廢水排放量約20~25噸,其生產工藝如圖1所示。
該廠在建設初期原設計了一套造紙廢水處理設施,其方法是先將廢水用酸中和同時加入混凝劑,在酸及混凝劑的作用下,木質素以污泥形式沉淀下來,污泥濃縮曬干后運棄,上清液進入厭氧發(fā)酵池處理后排放。由于建筑施工質量差、廢水處理工藝選取不當等原因致使原處理系統(tǒng)無法運行。目前決定對該廠廢水設施全面改造,以解決廢水污染問題。
2 廢水排放現狀
2.1污染物與排放量
由于原廢水處理設施無法啟用,使得該廠廢水排放濃度居高不下(見表1)
據調查,該廠目前每日排放黑液50~75噸,造紙白水650~750噸,兩股廢水合并后未做處理直接排入貢江。上述表1中的指標是混合廢水的排放水質指標。
3 設計原則與依據
3.1設計原則
從企業(yè)的實際出發(fā),在企業(yè)資金投入能夠承受的情況下,本著節(jié)約的原則,用較簡便的方法,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提高周圍環(huán)境水體水質。
3.2設計依據
本設計處理廢水量為:黑液100噸/天,造紙白水1000噸/天。其廢水水處理量、廢水濃度及處理指標見表2所示。
指標 國家排放標準 黑液 白水 一級 二級 三級 污水量(噸/日) 100 1000 排放量(m3/噸漿) 190 230 270 CODcr(mg/L) 10000~20000 1500~1800 500 96% 70% 300 100 150 350 BOD5(mg/L) 6000 600 200 96% 66% 80 30 60 150 SS(mg/L) 500~600 300~400 200 60% 40% 200 70 120 200 pH 12~13 6~8 6~9 6~9 6~9 6~9 6~9
4 廢水治理工藝
4.1廢水治理方案
造紙工業(yè)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以制漿過程中產生的黑液污染負荷最大,國內外大型廠家多采用堿回收法,但此方法投資額大,工藝復雜,只適應于大型制漿紙廠。紙廢水主要為黑液的污染,黑液中CODcr含量較高約2萬左右,主要為木質素,木質素做為一種良好的化工原料有廣泛的用途??紤]該廠生規(guī)模不大,一次性根治污染經濟上難以承受。因此我們擬采用酸中和回收木質素的治理方案。該方案投資省、收效大,并且回收的木質素銷售收入一般可滿足環(huán)保治理的運行。
4.2工藝流程
黑液進入儲液池中,經過濾其中的纖維后,加入廢酸進行中和處理,使其廢水中的木質素析出,然后采用壓濾機壓濾回收木質素,壓濾液用于清洗竹片或者進入曝氣池中進行生化處理。
白水用濾網濾去其中的纖維后,直接進入曝氣池內曝氣處理,最后經沉淀池沉淀出污泥后排放,沉淀的污泥經濃縮后曬干運走。其廢水處理工藝如圖2所示。
黑液經處理回收木質素后,其CODcr去除約50%。再與白水合并進入好氧曝氣池,經曝氣處理,BOD5去再去除約90%;揮發(fā)酚可降低90%以上,排放清水的有關指標達到治理標準,接近或者達到相關國家排放標準。
4.3處理設施說明
黑液儲池:利用現有的兩個黑液儲池,兩個池子輪流使用,并分別在兩個池子的后半部分設置過濾裝置。
中和池、膠凝池:過濾后的黑液利用污泥泵壓入中和池,同時在中和池內加入適量的廢硫酸,中和后的黑液進入膠凝池,使之充分反應。
澄清池:將膠凝池中的黑液放入澄清池,使木質素沉淀,并在澄清池的末端設置過濾裝置,上清液及濾液泵壓入濾儲液池。
壓濾機:選用兩臺板框壓濾機,對木質素沉淀進行壓濾,壓濾液進入壓濾儲液池中,其木質素回收。
調節(jié)池:讓白水與壓濾液在該池中混合并進行過濾回收白水中的纖維。
曝氣池:讓廢水在其中充分曝氣,降解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該池的有效容積為1000m3,曝氣時間為20小時。曝氣強度為26 m3/min。
曝氣系統(tǒng):設置羅茨風機,其風量為26 m3/min,風壓為17Kpa,并配置相應的曝氣系統(tǒng)。
5 處理設施平面布置方式
結合該廠原有的廢水處理設施和場地情況,改造后的造紙廢水處理設施平面布置如圖1所示。
6 結語
該工程施工完后,造紙廢水的進水流量一般為:黑液每天80~95噸,造紙白水一般在850~950噸,按設計條件控制,經過半年來的運行測試,其結果見表3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經處理后的出水均達到了表1的排放標準。1999年該廠全年回收木質素達250噸,創(chuàng)收益28萬元。當年廢水處理系統(tǒng)的運行費用為21萬元,收支相抵,不但不需花費資金治理廢水,還可創(chuàng)造一定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郭碧花.南平造紙廠污水處理的現狀與發(fā)展.中國造紙,NO4.1995.
2 Developments in secondary treatment. Paper technology.July;1992
3 張希衡主編.水污染控制工程(修訂版),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3
論文搜索
月熱點論文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fā)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