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性生活|欧美二区亚洲一区|欧美婷婷丁香97|五月丁香婷婷精品|一本无码AAAA|亚洲中文免费在线播放|青青草原在线伊人|青草草在线视频永久免费|色婷婷久久色丁香色|黄色三级在线观看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溶氣氣浮法與沉淀法的處理效果比較

論文類型 技術(shù)與工程 發(fā)表日期 2002-05-01
來源 《中國給水排水》2002年第5期
作者 何圣兵,孟凡良,王寶貞,王琳,崔洪升
關(guān)鍵詞 溶氣氣浮法 沉淀法 濁度去除
摘要 對松花江原水采用氣浮法和常規(guī)沉淀法進行處理發(fā)現(xiàn),氣浮法的除濁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沉淀法,在低溫、低濁時二者的處理效果差距更大,故從顆粒尺寸、顆粒密度、水溫、顆粒沉降速率和反應(yīng)時間等角度闡述了氣浮和沉淀工藝在除濁效果方面的差異。此外,兩種工藝對CODMn、UV254和TOC的去除效果表明有機物質(zhì)的去除只與混凝步驟有關(guān)而與沉淀或氣浮步驟無關(guān)。

何圣兵1, 孟凡良2, 王寶貞1, 王 琳1, 崔洪升3
( 1.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市政環(huán)境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 15 0090;2.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shè)計研究院,吉林長春13 0024;
3.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shè)計研究院,天津300074)

  摘 要: 對松花江原水采用氣浮法和常規(guī)沉淀法進行處理發(fā)現(xiàn),氣浮法的除濁效果優(yōu)于常規(guī)沉淀法,在低溫、低濁時二者的處理效果差距更大,故從顆粒尺寸、顆粒密度、水溫、顆粒沉降速率和反應(yīng)時間等角度闡述了氣浮和沉淀工藝在除濁效果方面的差異。此外,兩種工藝對CODMn、UV254和TOC的去除效果表明有機物質(zhì)的去除只與混凝步驟有關(guān)而與沉淀或氣浮步驟無關(guān)。
  關(guān)鍵詞:溶氣氣浮法;沉淀法;濁度去除
  中圖分類號:TU991.2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0-4602(2002)05-0042-03

  氣浮法(DAF)是在水中通入大量微細氣泡,使其粘附于雜質(zhì)顆粒上造成整體密度<1的狀態(tài),靠浮力使其上升至水面而使固液分離的一種凈水法。作為過濾工藝的預(yù)處理,對于低濁度的原水,溶氣氣浮工藝要優(yōu)于沉淀工藝,而當原水濁度>100NTU時,則不宜 采用氣浮法[1]。DAF工藝的主要設(shè)計參數(shù)包括停留時間、表面負荷率、回流比、溶氣壓力等。氣浮池的水力停留時間大致為5~15 min;表面負荷率為5~12m3/(m2·h),處理飲用水時溶氣壓力范圍為200~600kPa,回流比為5%~10%。優(yōu)化溶氣壓力和回流比 能夠有效地降低水廠的運行和維護費用。此外由于停留時間短,氣浮池的基建費用比沉淀池少,但卻能獲得更好的處理效果。?

1 試驗流程與設(shè)備 試驗原水為松花江水。

  快速混合池尺寸為200mm×200mm×200mm,反應(yīng)池尺寸為300mm×300mm×800mm,沉淀 工藝的沉淀池尺寸為450mm×1200 mm×800mm,氣浮池的尺寸為450mm×200mm×800mm,均用有機玻璃材質(zhì)加工制成。試驗采用的空壓機為Z-0.29/7型,溶氣罐為200×1500mm的鋼制罐體,內(nèi)裝高度為800mm的階梯環(huán)填料。?
  采用的工藝流程如圖1、2所示。?

  濁度檢測采用2100A型濁度儀。UV254和TOC檢測分別采用752紫外光柵分光光度計和TOC測定儀。

2 結(jié)果及討論

2.1 水溫對除濁效果的影響
  每年的11月中旬至第二年的4月中旬間松花江水質(zhì)具有低溫、低濁的特點(水溫為0℃、濁度為10NTU左右、pH值在6.8左右),在6、7月間水溫在20℃左右,濁度為70NTU左右。試驗期間投加的混凝劑為硫酸鋁,低溫期投加量經(jīng)小試確定為40mg/L,采用活化硅酸作為助凝劑,投量為5mg/L。在較高溫度和濁度下的混凝劑投量為25mg/L。為了對比氣浮與沉淀工藝對固液分離的效果,兩套工藝流程中對混合池、反應(yīng)池、投藥量及混合強度等前續(xù)工藝采用了相同的運行參數(shù)?;旌铣刂械目焖倩旌蠒r間為2min,G值為420s-1,反應(yīng)池反應(yīng)時間為20min,G值為10s-1,氣浮池水力停留時間為10min,回流比采用8% ,沉淀池中水力停留時間為1h,表面負荷率為氣浮池的1/6。
  不同水溫下兩種工藝對濁度的去除效果見圖3、4。?

  如圖3、4所示,在低溫、低濁期間沉淀池對濁度的去除率不高,平均在50%左右,出水濁度維持在5NTU左右;而氣浮池對濁度的去除率則高達90%左右,出水濁度可降至1NTU左右。 當水溫為20℃、進水濁度在60~80NTU時,沉淀工藝的出水濁度在4NTU左右,平均去除率為95%;DAF的出水濁度在2NTU左右,平均去除率為97%,效果優(yōu)于沉淀工藝。
對兩種工藝的處理效果差異分析如下:?
  根據(jù)斯托克斯公式[2],假定一個絮凝顆粒的直徑為50μm,密度為1.01g/mL,則在20℃時此顆粒的沉降速度為0.05m/h,沉淀池的表面負荷率一般在0.75~1.6m3/(m2·h),所以該顆粒不會被沉淀去除。如果顆粒要得到0.75m/h的沉速,則顆粒需要成長到178μm的直徑才能被去除。在0℃時水的動力粘度系數(shù)為20℃時的1.8倍,對于同樣狀況的絮凝顆粒,0℃時在沉淀池中的沉速為0.03m/h。要使顆粒得到0.75m/h的沉降速度,則該顆粒需長到245μm的直徑。?
  在考察水溫對處理效果的影響時,必須考慮溫度對絮凝顆粒的穩(wěn)定性、顆粒與顆粒以及顆粒與氣泡之間結(jié)合性能的影響。在低溫時由于水的粘度較大,顆粒周圍的水化膜較厚,顆粒的親水性加強,從而使得顆粒能夠在水中穩(wěn)定地存在。尤其在低濁度時,由于水中膠體顆粒物數(shù)量較少,因而與混凝劑有效碰撞脫穩(wěn)的機會也少,在實際生產(chǎn)中往往不得不采用加大投藥量的方法來提高處理效果。采用DAF工藝時,由于通入空氣,氣泡和顆粒相互碰撞粘附幾率增大,使顆粒的密度變小而更容易浮至水面被去除。?
2.2 反應(yīng)時間對除濁效果的影響
  無論在低溫或高溫,對于沉淀工藝而言,要想獲得較高的濁度去除率,反應(yīng)池中的反應(yīng)時間應(yīng)不少于20min。而對于氣浮工藝而言,只需要5min的反應(yīng)時間就能獲得很高的去除率,這是因為沉淀法是依靠絮凝顆粒不斷長大而下沉,在低濁度時顆粒有效碰撞幾 率降低因而使得顆粒成長的時間較為緩慢,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紹為20~30min。氣浮法則借助于微氣泡的粘附作用,從而使得反應(yīng)時間比沉淀法短。
  試驗結(jié)果見圖5、6。?

2.3 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
  原水水質(zhì)見表1。

表1 原水水質(zhì) 項 目 范 圍 水溫 0 20 pH值 6.7 7.1 TOC(mg/L) 8.4~10.7 9.2~13.3 CODMn(mg/L) 4.4~5.9 5.3~6.4 UV254(cm-1) 0.15~0.21 0.17~0.24

   試驗結(jié)果見表2。

表2 兩種工藝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比較 方法 溫度(℃) TOC CODMn UV254 范圍(mg/L) 平均去除率(%) 范圍(mg/L) 平均去除率(%) 范圍(mg/L) 平均去除率(%) DAF工藝 0 6.2 ~7.5 36.68 3.1~3.7 33.27 0.12~0.17 20.23 20 7.3~10.2 28.47 4.3~4.9 25.74 0.13 ~0.19 22.53 沉淀工藝 0 6. 3~7.7 34.76 3.3~4.0 31.64 0.13~0.18 15.68 20 7.2~10.3 28.83 4.4~5.0 24.96 0.13 ~0.18 21.18

   從表2可見,在0℃和20℃時,兩種工藝對有機物的去除率均較低,對TOC和CODMn的處理效果相差無幾,而對UV254的去除率在0℃時則相差了4.55%,這是由于兩種工藝的出水濁度不同所引起的,DAF出水濁度平均為5NTU,而沉淀池的出水濁度在1NTU左右。在20℃時,對UV254處理效率的差異降至1.35%,這也是由于二者出水濁度的差異變小所造成的。兩種工藝在0℃時對水中有機物的去除率高于20℃時,這是由于前續(xù)的混凝工藝采用了不同的投藥量所造成的??梢妼τ袡C物的去除效果取決于混凝工藝,而與DAF或沉淀等固液分離步驟關(guān)系不大,這與O‘Melia等的研究結(jié)果相符[3]。因此要想提高對水中有機物質(zhì)的去除效果,重點應(yīng)對混凝工藝進行探討。?

3 結(jié)論

 ?、?對于濁度<100NTU的原水,DAF工藝要優(yōu)于常規(guī)的沉淀工藝,特別是對低溫、低濁水,其優(yōu)勢更為明顯。
 ?、?DAF工藝的反應(yīng)時間只需要5min就能獲得較高的處理效率,而對常規(guī)的沉淀工藝而言,至少需要20min的反應(yīng)時間才能較為充分地發(fā)揮沉淀工藝的沉淀能力。
  ③ 水中有機物質(zhì)的去除效果取決于混凝工藝,而與DAF或沉淀等固液分離步驟無關(guān)。?
 ?、?在我國北方城市新建低溫、低濁水質(zhì)的處理廠或?qū)σ延兴畯S進行改造時,可優(yōu)先考慮采用氣浮工藝。

參考文獻:

  [1]James P,Malley Jr,James K Edzwald.Laboratory comparison of DAF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J].J AWWA,1991,83(6):56-61.
  [2]嚴煦世,范瑾初.給水工程(第3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5.
  [3] O‘Melia C R,Grieves R B.Raw water quality,coagulant selection,and solid-liquid separation[M].Kansas City:AWWA Ann Conf,1987.


  電 話:(0451)6282881(O) 2291724(H)?
  E-mail:heshengbing@sina.com
  收稿日期:2001-09-07

論文搜索

發(fā)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guān)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fā)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