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性生活|欧美二区亚洲一区|欧美婷婷丁香97|五月丁香婷婷精品|一本无码AAAA|亚洲中文免费在线播放|青青草原在线伊人|青草草在线视频永久免费|色婷婷久久色丁香色|黄色三级在线观看

首頁> 資源> 論文>正文

生物膜法去除二級出水中的氨氮

論文類型 技術(shù)與工程 發(fā)表日期 2002-05-01
來源 《中國給水排水》2002年第5期
作者 程麗,張敬琳,王鶴名,李文捷,李相峰
關(guān)鍵詞 污水回用 二級出水 氨氮 生物膜法
摘要 采用生物膜法對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對影響氨氮去除效率的幾種因素作了分析。試驗結(jié)果表明,采用生物膜法可對氨氮進行有效去除,能夠滿足城市污水回用于電廠循環(huán)冷卻補充水或人工景觀用水對氨氮指標的要求。

程麗1,張敬琳2,王鶴名1,李文捷3, 李相峰3?
(1.吉林大學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吉林長春130021;2.深圳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深圳518046;
3.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市政環(huán)境工程研究所,吉林長春 130021)

  摘 要:采用生物膜法對二級出水進行深度處理,對影響氨氮去除效率的幾種因素作了分析。試驗結(jié)果表明,采用生物膜法可對氨氮進行有效去除,能夠滿足城市污水回用于電廠循環(huán)冷卻補充水或人工景觀用水對氨氮指標的要求。
  關(guān)鍵詞:污水回用;二級出水;氨氮;生物膜法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0-4602(2002)05-0048-03

  目前,污水二級處理中的生物脫氮有活性污泥法與生物膜法兩種。由于硝化菌的世代周期長、比增長速率小,在活性污泥處理系統(tǒng)中此類細菌難以占優(yōu),為取得較好的脫氮效果,在運行過程中往往要求控制泥齡為15~20d且耐沖擊負荷較差,從而限制了活性污泥的處理能力。在生物膜法處理中,生物固體的平均停留時間與污水的停留時間無關(guān),硝化菌和亞硝化細菌能夠大量繁殖,氨氮的容積去除負荷率較大,耐沖擊負荷能力強。在二級出水的低濃度條件下,由于活性污泥很難培養(yǎng),因此一般在三級處理時更宜采用生物膜法。

1  試驗條件及原水水質(zhì)

  “一汽”廢水處理的進水水質(zhì)與一般城市污水接近。經(jīng)傳統(tǒng)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其出水的各項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水質(zhì)指標及測定方法 水質(zhì)指標 數(shù)值 分析方法 BOD5(mg/L) 17~25 稀釋接種法 COD(mg/L) 70~100 重鉻酸鉀法 氨氮(mg/L) 11.5~14.5 納氏試劑光度法 SS(mg/L) 30~60 重量法 pH 5.8~7.6 pH計      

  試驗系統(tǒng)進水為二級出水,取自二沉池出口??諝鈦碜栽搹S曝氣池的曝氣管路,供氣穩(wěn)定。

2  裝置及工藝流程

  試驗裝置及流程見圖1。?
  試驗裝置的主體是好氧生物反應器,制作材料為4mm厚鋼板,高為2.1m,長為1.2m,寬為0.7m。用鋼筋支架固定新型纖維填料。該填料具有易掛膜、比表面積較大、傳質(zhì)效率高、不易堵塞且價格便宜等優(yōu)點。填料區(qū)高約為1.5m,底部曝氣。由于進水COD較低,系統(tǒng)產(chǎn)泥量小,因此未單獨設(shè)沉淀池,在溢流堰出口處設(shè)有沉淀槽(起到三相分離作用),使出水中脫落的生物膜沉淀后回到系統(tǒng)中。

3  分析方法

  試驗系統(tǒng)連續(xù)運行,每天數(shù)次取樣檢測,分析方法見表2。

表2  檢測指標及分析方法 檢測項目 分析方法 DO SJG-9440型在線溶氧儀 pH值 pH-2型酸度計 溫度 便攜式數(shù)字測溫儀 生物相 Nikon攝影顯微鏡 MLSS、SS? 濾紙重量法 COD 重鉻酸鉀法 BOD5 稀釋接種法 氨氮 納氏試劑光度法 流量 轉(zhuǎn)子流量計 供風量 氣體轉(zhuǎn)子流量計

4  結(jié)果及分析

4.1  掛膜啟動
  為加快掛膜速度,采用連續(xù)投加活性污泥作為種泥的方法進行培養(yǎng),即在啟動后的前幾天連續(xù)投加種泥,小流量遞增進水,連續(xù)曝氣。掛膜前纖維潔白,掛膜后纖維表面為土黃色,池表面散發(fā)出土腥味。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后出水清澈。在啟動后對生物膜進行了持續(xù)鏡檢,隨著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生物膜上的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也在不斷變化。
4.2  運行
  掛膜培養(yǎng)完成后即進入正式運行。?
 ?、?對氨氮的去除?
  掛膜后進水量為900~1000L/h,停留時間約為1~1.2h,曝氣量為2500~3000L/h,pH值為7~7.5,連續(xù)7d的運行結(jié)果如圖2所示。

  由圖2可見,在停留時間為1~1.2h時系統(tǒng)對氨氮的去除率為42%~67%。
  運行一個月后,進水量變?yōu)?00~400L/h,曝氣量為3.0m3/h,水力停留時間約為3~3.5h,pH值為7~7.5,去除氨氮效果見圖3。

  由圖3可見,在停留時間為3~3.5h時系統(tǒng)對氨氮的去除率為89%~100%。在二級出水pH值穩(wěn)定的情況下出水氨氮<1.0mg/L,甚至多次出現(xiàn)未檢出的情況,可以滿足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Ⅳ類水體標準或電廠循環(huán)冷卻水標準。
  運行兩個月后,進水量變?yōu)?00~600L/h,曝氣量為2.0m3/h,水力停留時間約為2h左右,去除氨氮效果見圖4。

  由圖4可見,在停留時間為2h左右時系統(tǒng)對氨氮的去除率為85%~95%。在二級出水pH值穩(wěn)定的情況下,出水氨氮<1.5mg/L,仍然可以滿足地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Ⅴ類水體標準。
 ?、?對COD的去除
  系統(tǒng)啟動后連續(xù)取樣檢測,對COD的去除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對COD的去除    mg/L 時間 6月7日 6月8日 6月9日 6月10日 6月11日 6月12日 6月13日 進水 98.0 56.6 76.4 89.5 92.6 98.8 58.8 出水 20.68 18.43 19.78 21.99 21.13 22.9 19.4

  從表3可見,該裝置對二級出水殘留的COD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為20mg/L左右,表明系統(tǒng)同時具有去除有機物和硝化的功能。?
4.3  影響去除氨氮效果的因素
 ?、?溫度?
  溫度對生物硝化有很大的影響,硝化菌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3~25℃。系統(tǒng)曾在4~5℃時啟動過,但一直沒有檢測到對氨氮的去除效果,證明在此溫度下硝化菌已基本失去活性。
 ?、?DO
  反應器內(nèi)DO濃度對硝化反應速度及硝化菌的生長速度均有極大的影響。硝化反應必須在好氧條件下進行,但普遍認為DO>2.0 mg/L時其對硝化作用的影響可以不予考慮。在低泥齡的活性污泥系統(tǒng)中,由于含碳有機物氧化速率的增加使耗氧速率也增加,因而減少了DO對生物絮體的穿透力,使硝化速率減小。試驗中原水的有機底物濃度很低,其氧化消耗的DO很少,大部分DO用于供給硝化,且氨氮的濃度不是很高,所以氣水比控制在2.5~3.0即可。
 ?、?pH值
  pH值的大小直接影響硝化菌的生理條件,隨硝化的進行pH值急劇下降,而硝化菌對pH值十分敏感,亞硝酸菌和硝酸菌分別在pH值為7.0~7.8和7.7~8.5時活性最強,若pH值超過此范 圍則活性急劇下降,極大地降低了對有機物和氨氮的去除率。由于系統(tǒng)進水為二級生物處理出水,受pH值波動的影響,當pH值降到7以下時,對氨氮的去除率急劇下降,甚至為零;當pH值再次回升到7.2以上時,對氨氮的去除則迅速改善,說明較低的pH值對硝化菌只是抑制微生物的活性而不是對微生物產(chǎn)生毒害作用。
 ?、?停留時間
  停留時間對氨氮的去除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當停留時間從1h增加到3.5h時對氨氮的去除率也逐漸提高,變化趨勢見圖5。

  可生物降解含碳有機物與含氮物質(zhì)的比值(C/N)是影響生物硝化速度和過程的重要因素。因試驗進水(二級出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含量很低(BOD5一般為10~20mg/L),所以取得了較高的硝化比率,這由啟動10d后即可檢測到對氨氮的明顯去除得以證實。

5  結(jié)論

  生物膜系統(tǒng)對氨氮去除效果顯著,可以在較短的停留時間內(nèi)取得較高的去除率,該系統(tǒng)具有如下特點:?
 ?、?掛膜時間短,硝化菌培養(yǎng)快,掛膜后很快即能檢測到對氨氮的明顯去除,表明生物膜法由于不存在泥齡控制問題,有利于硝化菌增殖。?
 ?、?系統(tǒng)容積負荷越小時對氨氮的處理效果越好,當停留時間由1.0h增至3.0~3.5h時,對氨氮的去除率由50%提高到接近100%,因此在冬季運行時可適當增加停留時間以保證足夠的去除率。在常溫情況下,停留時間為2~3h時出水水質(zhì)可以滿足Ⅳ、Ⅴ類景觀水體或電廠循環(huán)冷卻補充水對氨氮指標的要求。
 ?、?系統(tǒng)在去除氨氮的過程中,對COD也有了進一步的去除,出水COD為20mg/L左右,也完全可以滿足Ⅳ、Ⅴ景觀水體或電廠循環(huán)冷卻補充水的指標要求。

參考文獻:

 ?。?]王鶴立,陳雷,程麗,等.再生水回用于景觀水體的水質(zhì)標準探討[J].中國給水排水,2001,17(12):31-35.
 ?。?]張延輝.二級出水回用處理工藝研究及應用[J].環(huán)境工程, 1999(2):19-21.


  電 話:(0431)5927628
  E-mail:heliwang@sina.com
  收稿日期:2002-01-30

論文搜索

發(fā)表時間

論文投稿

很多時候您的文章總是無緣變成鉛字。研究做到關(guān)鍵時,試驗有了起色時,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討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與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寫下來吧!投稿時,請以附件形式發(fā)至 paper@h2o-china.com ,請注明論文投稿。一旦采用,我們會為您增加100枚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