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案例及數十年的實踐表明,控制TN來實現控制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存在很大不確定性的,甚至很多案例不支持,對特定湖泊的幾十年的跟蹤性研究,最終結論也不支持控制N的輸入可以控制水體富營養(yǎng)化問題,進一步削減TN甚至會誘發(fā)固N類水華。相反,歐美發(fā)達國家太多的案例表明,控制P的輸入往往是最可靠、最經濟的手段。
我們是不是要重新反思?重新辯證看待NO3-N的作用?重新研究針對TN的排放標準?尤其是去向為湖庫的時候,是不是在走了一條相反、或者是不經濟、不可持續(xù)的道路?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技術的前進方向就是‘三十年河東,三...
2023(第二十一屆)水業(yè)戰(zhàn)略論壇上...
010-8848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