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性生活|欧美二区亚洲一区|欧美婷婷丁香97|五月丁香婷婷精品|一本无码AAAA|亚洲中文免费在线播放|青青草原在线伊人|青草草在线视频永久免费|色婷婷久久色丁香色|黄色三级在线观看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十二五”期間東北合力開發(fā)云水資源應對"水荒"

時間:2011-06-16 16:45

來源:中國政府網

評論(

  東北黑土地正在亮起“水荒”黃牌,水資源日趨緊張已成為發(fā)展的重要“瓶頸”。“十二五”期間,東北地區(qū)將努力開發(fā)云水資源,讓變幻莫測的云成為可以利用的“空中水庫”,服務經濟和社會發(fā)展。

  “按照增雨每立方米0.3元計算,全省每年增雨直接經濟效益接近10億元。”遼寧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班顯秀說,每年人工增雨量相當于一座大型水庫,其生態(tài)效益更難以估算。

  東北地區(qū)雖擁有大江大河卻是中國淡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qū)之一,人均占有水資源151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65%。東北唯一的沿海省份遼寧,是全國重度缺水省份,人均水資源820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3。水資源相對豐沛的吉林,也屬于缺水省份。

  在水資源日漸緊張的同時,東北地區(qū)還承受著氣溫升高、降水減少的壓力。氣象部門的研究成果顯示,過去50年東北地區(qū)升溫明顯,以遼寧為例,全省平均氣溫上升了1.5℃,降水量每10年減少17.4毫米左右。

  水資源短缺,首當其沖影響的就是農業(yè)。“水資源缺乏已經成為制約糧食增產的重要因素。”遼寧省農委主任劉長江說,人均占有量低于1000立方米的為貧水區(qū),人均占有量700立方米以下的為嚴重貧水區(qū),遼寧省除東部地區(qū)以外的地方都屬于嚴重貧水區(qū)。而糧食生產從春到秋用水時間偏長,自然降水分布大多集中在夏季,直接影響糧食產量。

  對于耗水量較大的石化、輕工等行業(yè),“水荒”也在步步逼近。一些學者還發(fā)出警示,未來在遭遇嚴重干旱情況下,部分地區(qū)工業(yè)就有可能面臨“拉閘限水”的情況。

  節(jié)流與開源并重,是破解“水荒”的根本途徑。“十一五”期間,東北三省就開始加大人工增雨的投入力度,努力增加云水資源對陸地水資源的“反哺”。

  遼寧省氣象局局長王江山說,過去5年全省共組織大范圍人工增雨作業(yè)130次,累計增加降水152億立方米。在2009年遼西北遭遇特大干旱時,氣象部門開展了大規(guī)模飛機和火箭聯合增雨,一次增雨近8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旱情。“十二五”期間,遼寧計劃將年人工增雨量從30億立方米提升至40億立方米。

  近年來吉林省平均每年通過人工影響天氣增加降水10億立方米,挽回雹災經濟損失上億元,經濟社會效益十分明顯。吉林省水利廳廳長宿政說,為保障糧食生產,吉林省在興建一批重點水利工程的同時,把開發(fā)空中云水資源作為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的重點工程。

  為保障“北大倉”糧食生產能力建設工程,黑龍江省氣象局提出加強農業(yè)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將人工增雨能力提高一倍以上。

  目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qū)已建立了跨區(qū)域人工增雨機制,四方根據區(qū)域生態(tài)建設、糧食生產、森林防火等需求,聯合組織開展人工增雨,提高東北地區(qū)空中云水資源開發(fā)效率。2009年8月,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qū)首次開展跨區(qū)聯合作業(yè),有效地緩解了當地旱情。

  投資逾10億元的東北區(qū)域人工影響天氣工程正在加緊建設,工程完成并投入運行后,預計每年可多增加降水10億-20億立方米。“十二五”期間,東北三省在加大對人工增雨投入同時,作業(yè)目標和方式也正從單純的抗旱增雨向防災減災、生態(tài)建設等多領域、多目標發(fā)展。

編輯:孫寧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huán)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huán)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wxjxgy.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